请输入关键字
重视教研 破难提质(李灵隽)
时间:2025-02-24 10:18:06 来源: 浏览:356

 

上学期开始,我们化学组面临着人员短缺与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7名教师,后期钱小勤老师产假休假后,我们6名老师承担 20 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更为艰巨的是,组内有 4 位老师兼任班主任,除了教学工作,还要处理班级管理的繁杂事务,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到心理状态的关注,从班级活动的组织到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千头万绪,纷至沓来。在这样的状态下,老师们每天都像高速运转的陀螺,忙得晕头转向。然而,忙碌之中却时常感到迷茫,教学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方法,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虽竭尽全力,却总觉得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面对困境,我们组的老师们并没有退缩,栾中精神中有一句是克难攻坚,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让我们来践行的,所以我们积极调整心态,冷静下来,深入分析组内的教学特点,努力寻找破局的方法。

1.课时稀缺,挑战教学规划每周一至周五仅有 3 个课时,但是对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的化学学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化学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成了老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每节课都必须精心规划,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方法的运用到教学时间的分配,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考量。

2.班级众多,学情差异多样组内每位老师所教班级数量多,不是 3 个班就是 4 个班。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使得老师们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了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3.教研紧张,如何保证质量。四位老师兼任班主任,日常工作极为繁忙,备课、批改作业、组织班级活动、处理学生问题等,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高质量的教研活动,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教研是教学的灵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开展深入的教研活动。

针对种种问题,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优化,做出了以下3个方面调整:

1.精研教学,优化课堂设计我们每周两次集体教研的时间,我们利用这集中教研的时间就完成一件事,就是详细规划这课怎么去上,新授课讲几个知识点?怎么讲?难点怎么突破?重点如何讲到位?每个环节多长时间?习题课要讲那几道题?怎么去讲?再补充什么题去巩固这些内容,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打磨,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周二的教研完成的是周三和周五上课的内容,周五教研完成的是周末和周一的授课内容,在教研过程中,老师们详细规划了教学内容,明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同时,老师们还注重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进行精确把控,确保教学任务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2.多元反馈,精准把握学情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学情反馈。一方面,多阅卡,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通过作业中的错误和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每节课课前设计6个问题,我们简称课堂六问,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创新教研,提升教学质量面对班主任工作繁忙、教研时间紧张的问题,老师们积极探索创新教研模式,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开展教研活动。由于几位老师都在一个小办公室办公,这为及时教研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们只要有时间,就会围坐在一起,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此外,我们还借助学科组微信群,及时沟通教学中的问题和想法,大家有问题和好的建议都会及时发到微信群,实现了教研的实时化和常态化。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化学组成绩期末与期中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那么在新的学期,我们组的将继续优化教学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提高50分钟课堂的质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