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到栾中数学组,我感受到了无比的热情,在安冠琪、梁永建、闫金伟、赵聚华,白志波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在许航远、郭孜学这些青年教师身上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今天我将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策略优化两个方面展开。
在教学理念上,我逐渐从“知识传授者”转向“思维引导者”,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点在安冠琪老师与苑俊钦老师的教学中体现非常明显,她们的班级学生讲题的能力非常突出,一题多解的思路层出不穷。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高考能用上的知识与方法很多,这就要求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要很扎实,没有思维漏洞。而学生自主讲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学生可以在讲题中去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强化思维。所以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寻求一些改变,将课堂还给学生。但这件事并不容易,不容易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讲题的意识与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在课堂上努力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表达的意识,二是作为老师,需要去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今年回到高一,我开始慢慢转变教学方式,比如在《集合》单元教学中,我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个数问题、含参问题等题型的解决,而是通过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用现有的知识自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与工具。在《不等式》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证明不等式,去总结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方法。这些尝试都让我感觉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数学不仅是公式定理的堆砌,更是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能力的综合载体。
在教学策略上,闫金伟老师和梁永建老师实行的任务型小组合作,激活课堂参与活力,让我备受启发。我尝试将课堂任务拆解为小组协作项目,在不等式的教学中,我让小组分工,从学习的难点出发,发散思维,分组探究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总结解题的思路,感受不等式问题的不同的思考角度。在课堂中学生勇于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分享自己的思考方向,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明显感觉学生对本章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教学中,白志波老师和康文迪老师与时俱进,数学教学中GGB软件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用更直观的图形变换进行展示,应用的广泛性要优于几何画板。尤其是在立体几何展示,函数图像变换上,优势更为明显。白志波老师很早便开始了GGB软件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中也帮我做了很多数学的动态模型,课堂效果很好,所以我也在逐渐尝试去使用新的软件,技术的更新一定会逐渐的影响课堂的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是一场“以思促教、以教启智”的长期实践,我的教学实践仍有不足,比如分层教学的精细化程度不够,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仍需加强,课堂互动中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较低。未来,我计划优化分层作业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任务;同时建立“小组轮值发言+个性化提问”的互动机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交流。
上一篇: 我校组织举办“学科大教研”活动
下一篇: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