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任课组的教研情况。我们的教研成果是我们任课组共同的智慧凝结的,孟主任基本每次都全程跟进指导。我们的任课组教研还在不断地摸索中,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出大家真正有价值的思考与探索。
首先介绍我们的任课团队。我是二班班主任,教语文。数学苑俊钦老师,是一班班主任,英语霍志肖老师,物理胡玉婵老师,化学祝彦敏老师,生物张瑞姿老师。我们的教研分为三个流程,一是各班尖子生培养研究;二,临界生情况交流;三,班级整体情况交流。
第一个流程为研究两班前十名,每班十人,共二十人。
针对尖子生的培养,我们明确了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优秀学生通过自身后天的努力以及老师的培养,可以从优秀变得卓越。首先我们根据三次考试成绩确定了尖子生名单,结合各学科情况及孩子学习特点进行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为这些尖子生做好数据档案,确定总目标为600分以上,每一位同学每一个学科也设定了目标区间。比如我们班梅依伦同学,我给他的目标为语数外三科总成绩350,物化生三科总成绩为270分。因为有些孩子成绩不稳定,所以这个名单会微调,连续三次考试进入不了班级前十名,就会被淘汰。因为我们两个班主任已经对学生比较熟悉了,所以任课组教研时,重点请其他四位老师分别说一下,在这一周的时间内,这20个孩子,出现的问题。胡玉婵老师说一班的武梓杭状态不佳,有一种志得意满的小得意;胡老师针对物理做题情况跟他进行了谈话,认为他状态松散,应该加强监管;张瑞姿老师谈到二班武高泽生物课本丢失,总是与同桌合看而不去解决,体现出学习态度不主动,并与他谈话,让他把需要家长送书的各科书籍资料统计出来,立刻与家长联系;霍志肖老师提到赵子阳上课状态不太好,英语作业敷衍,要求他把不会的单词单独再次写一遍并背过;祝彦敏老师反映宋文娴、宋欣颖这几个女生不爱问问题,她会主动询问她们的掌握情况,如果有人问题,会招呼她们也来听听。针对老师们提到的尖子生的情况,我们两个班主任,及时记录,马上找这几个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确定他们的思想状态、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跟进,让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且不断调试自己。所有老师对尖子生培养的方法有这样三个:上课多提问;作业面批面改;考后当面进行试卷分析,包括知识技能与考试心态。同时全面关注这20个尖子生的心理和生活,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沟通随时解决。
第二个流程为临界生情况交流。
上次期中考试后,按照孟主任的指导,确定了两班的临界生,每班12名。为年级前50名上下浮动的同学。每个老师负责两个学生,包产到户,不仅关注本学科,更着眼于综合水平的提升。对所负责的两名临界生,我们六人会分别叙述一下,在这一周之内他们的问题和我们的单独指导方案。祝彦敏老师提到说,对于张雅,他的方法就是上课多提问,下课的作业是一对一,面对面的批改和指导。胡玉婵老师和张瑞姿老师的方法就是去关注这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苑俊钦老师一对一检查错题本。我和霍志肖老师大部分采取下午当面指导与询问的方式持续关注。然后再利用辅导时间,然后也给孩子们单独做辅导与思想工作。有一件事让我很受鼓舞。张瑞姿老师与2班陶金铭谈话,询问他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他说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犯低级错误,比如数学、物理算着算着就算错了。问他会呗,他说会,就是算错了。经过商讨确定了改正建议:每次精确使用草稿纸,算题之前写好题号,留着演算的过程,等老师讲了之后,看具体错哪一步了,别光知道错了,不知道错哪了。经过几次的反馈,发现他总是容易抄写数字出现错误,现在只要一抄数就谨慎小心,正在逐渐好转。让我感动的有两点:一是这个学生我已经反反复复盯着他各个细节,他对我的监管已经有点麻木了,张老师对他本学科之外的无私的鼓励,使他更容易敞开心扉;二是张老师对他手把手的指导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六个老师,通过彼此分享,可以更好分析进一步提高的方法或方向。
第三个流程是班级整体情况交流。
霍志肖老师提到,2班有些男生背诵没有效率,态度松散,在班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祝彦敏、胡玉婵和苑俊钦老师提到二班的数理化作业写的比较慢,存在应付的现象,喜欢写简单的抄写作业,往往把需要动脑子的放到最后,到最后时间不够用就会放弃,不敢思考不爱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请各位老师与我一起明确作业标准与时间限制,采取加强全班督促与个别指导结合的办法,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挑战,特别是我,压力和焦虑常常让我夜不能寐。但是我们有这么好的教研政策,保证了我们的教研时间与效率,有这么敬业负责的小伙伴们,保证了我们的热情与方向,让我更加相信了两句话:一,路虽远行则将至;二,众行致远。
上一篇: 提升素质能力 展现高效教学 (李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