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学习、把握方向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研究高考试题,明确备考方向中最重要的两点:
1.强化教考衔接。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几乎每套试卷都至少有10处左右和教材有显性或隐性的对应关联。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和必修上《反对党八股》选必中《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呼应。新课标Ⅱ卷第20题考查词语的精细辨析,呼应必修上第八单元“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等内容,与单元“学习资源”中的材料也有联系。 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取的梁柱结构图,勾连必修下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文言文阅读第12题,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的字的理解,三套试卷一共是12个选项,几乎都和教材中实词的注释直接对应,有的甚至下延到初中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文言文语句翻译,关键的采分点都在教材注释中出现过。如“出”“所以”“自立”“笃”“为之辞”“负”“犯”等,再如“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中“贤”“高”的意动用法,其他题目选项中的“斥鷃”“蜉蝣”“鲲鹏”等典故,这些都和教材有直接的关联。这些启示我们:高考题与课本深度融合,复习中我们要重视教材中单元导语、课后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做好课本复习。
2.抓基础,重积累,更要练思维。高考试题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通过设置典型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其素养水平。这启示我们复习中要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完善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学科基本素养,开放思路,突破僵化的套路、死板的方法、机械的比照,帮助学生走出题海,克服盲目的训练误区,做到有效积累与练习。
二、阶段复习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一轮复习:
1.复习目标:
回归教材、不留死角,夯实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规范书写与答题等)。
2.复习内容与思路:
2024年5月—2025年2月:大专题加教材内容复习梳理。以《师说》为依托,复习各版块基础知识,同时渗透教材内容的梳理与整合。建立教材内容与考点、考题之间的联系。复习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考点要求,链接高考,安排迁移性训练。复习过程中将课本任务群与考点相融合,将课本人文主题和作文训练相结合。
(1)语用部分:
教材内容: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选必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考点内容:成语、语病、标点、语句衔接、语句补写、压缩与概括语段、修辞手法、句式变换仿用、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复习时间:2024.8.2—2024.9.8(以网课为主)。
复习策略:早读,每日积累5个成语+读译背背诵篇目;上课,举例阐释概念(作业疑难点拨)、限时做题体验、归纳注意事项;作业,对点练习(课时作业、基础夯实与纠错)。
(2)文言文阅读部分:
教材内容:共32篇。必修上:第六单元4篇《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必修下:第一单元(5篇《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第五单元(2篇《谏逐客书》《与妻书》)第六单元(1篇《促织》)第八单元(4篇《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选必上:第二单元6篇《论语》《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选必中:第三单元4篇《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伶官传序》。选必下:第三单元6篇《陈情表》《项脊轩志》《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
考点内容:实词、虚词、句式、断句、文化常识、阅读简答。
复习时间:2024.05——2024.7 2024.9.9—2024.10.13(多轮重复、贯穿全部)
复习策略:早读,读译背背诵篇目、读记文言知识点;上课,课前测试与抽查(篇篇过人人过)、作业疑难点拨、对应知识点梳理;作业,整理重难知识点、对点练习(课内阅读、课时作业、基础夯实与纠错)。
(3)古诗鉴赏部分:
教材内容:共37首。必修上:第二单元(《芣苢》《插秧歌》)第三单元(8篇《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附加单元(4篇《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必修下:附加单元《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游园》。选必上:附加单元《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选必中:附加单元《燕歌行》《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选必下:第一单元7篇《氓》《离骚》《孔雀东南飞》《蜀道难》《蜀相》《望海潮》《扬州慢》附加单元4《拟行路难》《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
考点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
复习时间:2024.10.14—2024.11.10(多轮重复、贯穿全部)。
复习策略:早读,读译背背诵篇目;上课,课前测试与抽查(篇篇过人人过)、作业疑难点拨、对应知识点梳理;作业,整理重难知识点、对点练习(课内阅读、课时作业、基础夯实与纠错)。
(4)现代文部分:
教材内容:(1)信息类文本阅读:(共21篇)。必修上:第六单元4篇《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必修下:第三单元4篇(《青蒿素》《一名物理学家》《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第五单元2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必上:第一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选必中:7篇第一单元《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选必下:3篇《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2)小说阅读:(共17篇)。必修上:第一单元《百合花》《哦,香雪》。必修下:第六单元《祝福》《林教头》《套中人》《变形记》。选必上:第一单元“回忆录”《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第三单元《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选必中:第二单元《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选必下:第二单元《阿Q正传》《边城》。(3)整本书阅读:(2本)。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4)散文阅读:(共8篇)。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选必中: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包身工》。选必下:第二单元《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5)其他文体:(共18篇)。必修上:第二单元“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喜看稻菽》《心有一团火》《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必修下:第二单元“戏剧”《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选必上:第一单元“消息、通讯”《别了,不列颠尼亚》《焦裕禄》《2020中国抗疫记》。选必中:第四单元“戏剧”《玩偶之家》“现代诗”《迷娘》《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选必下:第二单元“现代诗”《大堰河》《再别康桥》“戏剧”《茶馆》。
考点内容:信息类(选择题命题陷阱、论点论据与论证知识)。小说(叙述艺术、情节构建艺术、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结构表达艺术、特征宗旨)。散文(理解并赏析词句、主旨结构、句段作用、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内容要点)。
复习时间:2024.11.11—2025.1.5。
复习策略:上课:作业疑难点拨、对应知识点梳理。作业:整理重难知识点、对点练习(课内阅读、课时作业、基础夯实与纠错)。
(5)写作部分:
教材人文主题与写作指导:(共28个)。必修上:8个单元:青春的价值(学写诗)、劳动光荣(写人关注事例和细节、推荐书)、诗意人生(文学短评)、家乡文化生活(访谈、地方志、调查报告、建议书)、乡土中国(调查报告)、学习之道(议论要有针对性)、自然情怀(情景交融)、语言家园(语言札记)。必修下:8个单元:中华文明之光(阐述观点)、良知与悲悯(戏剧台本、观剧心得)、探索与发现(说明事理)、媒介素养(跨媒介表达)、报负与使命(演讲词)、观察与批判(叙事引人入胜)、不朽的红楼(综述)、责任与担当(如何论证)。选必上:4个单元:伟大的复兴(材料的积累与运用)、百家争鸣(审题与立意)、多样的文化(小小说)、逻辑思维(驳论文)。选必中:4个单元:理论的价值、苦难与新生(深化理性思考)、历史的现场(人物短评、驳论文)、丰富的心灵(申论)。选必下:4个单元:诗的国度(鉴赏文章)、时代镜像(语言的锤炼)、至情至性(说真话、抒真情)、求真求实(文章修改)。
考点内容:审题立意、结构、语言。
复习时间:大作文每周一篇(主题序列化、素材全覆盖)、素材每周早读一次读背。
复习策略:讲解序列化,长与短结合(即整篇、分段与组句训练相结合)文与纲结合(成篇训练与拟提纲相结合),读与写结合(读课文如驳论文《拿来主义》、读时文),练与评改结合(练规范、练技巧,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3.习题策略:强调精选,变多练为巧练。
选题:一周至少一套完整卷练习,课内文本巧练,高考题、模拟题精选。
讲解: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选择典型,以学生为主体,复盘做题思路,归纳做题得与失。
(二)二轮复习:
1.复习目标:重难微专题复习、对准考向、提升关键能力。系统化细微化构建体系, 注重前后知识的综合,做到融会贯通。复习思路:2025年2月—2025年4月中旬:二轮微专题复习阶段。以《一书三用》为依托,设置难点复习专题比如文学类文本、语言文字运用、整本书阅读、逻辑(市教科所考得多)、小作文(短视频脚本、摘要、综述、申论)等,借助近三年高考典型例题,让学生明白各专题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考查难度、考查频率等。
2.复习策略:(1)摸底策略:每个任务群复习之前,用针对性试题对学生摸底。备课教研前,做好练后数据分析,总结学生问题。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明确复习的重点,备课教研时共同明确复习目标和教学方法。(2)教学策略:以任务群为单元梳理,串线织网,建立起知识树。引导学生侧重知识间的联系,挑战综合性更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试题,深入理解。对重难问题对症下药,专项提升。
(三)三轮复习:
1.复习目标:强化考练、查漏补缺、针对练习、提升应试技巧。
2.复习思路:2025年4月中旬——高考前:强化训练与巩固阶段。精选试题,一周两考,查漏补缺,提升做题技能。讲评时重在复盘做题思路、强调答题规范。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回归笔记、梳理错题。
3.复习策略:做套卷+改错+整理反思+内化背诵。
(1)强化训练策略:精心选题、限时规范、全批全改、出分公示。
(2)整理策略:改卷:将小题分标在答题卡对应题目上。选择题在试卷对应该题干与选项旁边写出自己当时做此题时怎么想的,为什么出错,哪一点没想到或者想错了,认真分析失分原因。主观题在答题卡改:认真比对自己答案和正确答案,红笔补出自己没有的点或术语或文本分析,尤其是自己扣分比较多的题目。
语文整理本:不要剪切试卷,可以注明试卷出处,可以按照试卷整理,也可按照题型整理。(双色笔,重在写分析)。①整理选择题典型错误。(不用面面俱到,只整理自己收获或启发最大的)。②整理规律题型。如某段作用。③整理新概念题型。如零度写作,扣子技法。④整理漏洞题型。⑤简单出错:理解默写(集锦)。⑥整理审题出错的题型。⑦整理文言文重点字词,查字典(可以在卷上)。
(3)内化策略:内化于心,以应万变。
语文知识点总是繁多而杂乱,高考题越来越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高考题如何创新,夯基础、勤积累、练思维总是主线。因此,心有目标、稳扎稳打、夯基提能,争创佳绩!
上一篇: 我校组织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