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新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计划 (祝彦敏)
时间:2024-09-01 10:43:48 来源: 浏览:1171

 

一、第一轮复习的目标

1.全面、系统复习回顾基本知识,了解知识规律的来龙去脉,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的过程。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一轮复习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系统”,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努力使学生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进一步强化理解。很多学生本身就不重视课本,我们得引导,不能一上来就抛开课本,埋头做题。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扎实的考试能力,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就是想尽一切办解决当前问题。二是“思”,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就是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导致复习不深不透,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雾里看花。怎么办?就是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题是永远讲不完的,学生也不是讲了就能会的。

二、第一轮复习的要求

1.教学内容上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把握高招方向,依托教材,整合精选内容科学、题量适当的教辅资料,覆盖所有知识、技能、方法点每一个章节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工。怎么研究?专家的做法就是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好考点统计,通过数据找规律。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全国卷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2.课堂教学上目标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注重基础,全面细致,讲解精当;重点强化突出,难点理解透彻,技能训练到位,方法引领适时;发挥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思维,注重学法指导,逐步培养能力。多而杂,就意味着不精,意味着混乱,意味着重点、难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打蛇打在七寸上,牵牛牵住牛鼻子。课堂教学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例题习题选用上精选精用,层次递进,精讲精练,举一反三。

4.分层、适量布置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当堂训练和反馈是最有时效的训练,课内一道题胜过课外三道题。要尽量多地增加学生动笔训练时间。课堂上比讲更重要的是练,比练更重要的是思。光讲不练假把式。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抬起手,永远比嘴高。高三复习课更是要少讲,精讲,后讲。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 “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多使用实物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5.教学检测上当堂训练,错题订正,周周清查,单元过关题。题是永远做不完的,好题却是有限的。需要我们从题海里披沙拣金,要“跳出题海、以精取胜”。校长经常跟我们讲要选好题,用好题——高三后期高效复习的两个支点;选好了题,就成功了三分之二;以一当三,以一当五。真正把练习数量降下来,把练习质量提上去。作业过多,学生整天疲于奔命,疲于应付,浑浑噩噩,久而久之没了兴趣,没了思维,没了思想,没了自信,何谈高效学习,何谈自主发展,又怎么能适应新形式的高考?

三、转变复习观念

“知识型”复习向“能力型”复习转变;由“题海型”复习向“反思型”复习转变;由“经验型”复习向“研究型”复习转变。

四、讲究复习策略

策略之一:抓好基础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策略之二:埋头苦干与研究思考相结合;策略之三:系统复习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策略之四:统一教学和差异性辅导相结合。

五、深入开展“四个研究”

1.研究“课”梳理基础知识、理清来龙去脉;建构知识体系、疏通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知识、理解内涵外延;突破难点疑点、把握要害关键;学会一般方法、把握典型问题;适度延伸拓展、提高变通能力。

2.研究“教”教什么?(目标、内容) 怎么教?(策略、方法、手段) 怎么教好?怎么教更好?(有效性)

3.研究“题”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掌握方法、熟练技巧;总结规律、明确思路、举一反三、升华能力;选材要精、分析要透、训练要实、发散要够。

4.研究“练”巩固训练——养成习惯——总结方法——灵活应变要避免简单重复,机械训练,要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提高重现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防止开卷了然,闭卷茫然的现象。

5.研究“学” 做好当天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此阶段的复习建议使用《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单元里的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进行复习。 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本单元的知识网络;(2)本单元的基本思想与方法;(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六,学情分析

落实学习的6个基本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它是最适用的方法。而且,这些环节中无论离开哪个环节都是对自己不利的。

预习高二升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一般很大,不预习,可能会在速度上、思路上都跟不上老师,复习就会收效甚微。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预习,及时发现自己以前学习的漏洞,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听讲上课认真听讲,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理解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发现以前学习遗留的问题,。在保证听课的前提下,完成笔记。

复习把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回顾整理。记忆基础知识。复习要及时,多种方法结合效果好。把笔记、教材、教辅资料、作业、考试结合起来,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佳。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找同学,最好找老师解决,不要余留问题,增加后续学习的难度

作业许多学生基本是哪科老师抓的紧就做哪科作业,这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实际上哪科弱先完成哪科作业是最好的。通过作业可以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前要先复习,作业要注意独立作业,限时作业。按照考试实战状态作业。对于考试试题,各类题只要透彻地分析一题,把这题作为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老师在分析任何一题时要清楚是属于哪类题,该把它纳入哪类典型题中去分析。

考试高三的每一次考试,都是高考的一次的练兵,是对自己复习的一次检验,是对高考的一次风险排查。故首先要正确对待高三频繁的考试。认真测试,及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整理错题集。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训练答题技巧。考试后要注意分析总结,以便尽快找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复习。

高三复习的内容多,因此要及时,认真总结,最好利用月考的机会,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