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2025学年 高三生物 教学计划 (崔金锐)
时间:2024-09-01 11:09:12 来源: 浏览:3541

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以及平时考试试卷分析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六个“不够”1)基础不够扎实(2)思维不够灵活(3)审题不够仔细(4)书写不够规范(5)表达不够清楚(6)实验不够重视要克服上述问题,自如应对高考,在复习时要采取有效可行的复习对策,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一、整体复习思路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20248月——20251月。以教材为主,强化基础知识。配合经典的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

第二轮:专题复习。20252月——20254月中旬。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以专题复习为主,突出主干、重点,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综合。

第三轮:综合强化训练。20254月中旬——20255月底,进行高考前的强化训练,有选择的做五年内各地的高考试卷以及各大市的模拟卷。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总结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学生答试卷中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二、具体计划

(一)抓课本:深挖教材,夯实基础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后面的综合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

1.在一轮复习中,要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对于概念、定理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理解和应用、充分领会教材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课本例题的典型分析,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的变型。我们一定要明确在扎实的“双基”基础上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总结典型题目,再难的题目也都是典型题目的综合或变式。

我们把一本教材分成以下的几个部分:首先是前言,这是在每一章节的前面都有的一个导入的语言。很多同学往往忽略这部分,实际上,前言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起到了概括引领的作用,有时也会作为背景性的资料出现。了解了前言部分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正文部分的基本内容第二是正文部分,这是教材的核心内容,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就不再赘述。第三是旁文,教材的旁边会提供一些小资料,或者提出一些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这些基本上都是对于教材内容的补充,在看书时加以关注,一方面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引发学生的思考第四是教材中的插图,有模型,有坐标曲线,也有示意图,这些是内容的表现方式,不仅是高考直接考察的内容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加强理解的辅助。第五是课后的阅读资料,这部分一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这些课外阅读资料与正文有一定联系,关注之后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正文,事实上,考试题目的背景有时候也会采用这些材料。

对于某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是心中有数的。同时,通过课本后的思考题目也可以进行自测。有的同学会说,这些题目高二的时候已经做过了现在还有必要再做一遍吗其实复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加强的过程。当然,作为高三复习,仅仅依靠课后的题目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定的习题来巩固。一般建议大家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一轮复习是最细致的,这一遍复习不能图快,要用完整的时间段来完成,保持一定的节奏复习。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10-2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老师的讲解,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2.二轮复习整理概念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轮复习不会再逐章复习教材,最初的一轮学习阶段,我们是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分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的。当我们全部掌握之后,就需要回过头来将这些散的知识梳理成体系,使知识全部立体、清晰地在自己的脑中形成一幅组织结构图。二轮需要教师给出专题或微专题复习的主题。对主题的设定,内容首先要围绕着中心知识点进行相关基础概念、规律等的梳理和整合。可以从历年生物高考考查的题中,选择与该主题相关的题目作为切入点,进行归纳整合以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学”与“用”的相通,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有助于加深知识。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对教自己构建思维导图方法(1以章节为单位梳理教材结构,制作教材框架,也可以是思维导图,分层式框图笔记。2以一轮复习的标记为基点,发散复习,给一个具体的方法参考通过教材目录,默写或回忆该章节该小节内容,越细致越好。

3.三轮复习主要是做综合练习,频率比较高,这就需要学生在做题中或讲题时有翻阅教材的习惯。上课时一定要强调课本必须放在课桌上,涉及到的哪个知识点不会就去翻教材,不能让学生依赖老师,等着老师说答案,要养成有问题找课本的习惯。

4.实验教学

1教材基础实验类

高考选择必有一个,大题涉及到的实验大都是设计类。此类题目的复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实验中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试剂、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及结论性语句等基础性知识,体现高考命题的基础性,同时为突破其他类型的实验题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2)实验设计类

此类试题一般以教材的知识为背景要求学生从题干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对文字、表格、图形等进行逻辑推理,包括对实验的原理、步骤、结果等多个方面的分析书写出判断的依据、意义等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规范性语言表达等能力。建议在备考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语言表达模板和思维模板进行训练。所以,高三一轮复习期间精读教材高三二轮复习期间查阅教材高考前在脑海中“翻阅”教材

(二)抓课堂: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思维能力

1.”“情境一问题一学生活动”为主线,促成知识网络的构建根据复习目标,精心设置问题串引导如;低血糖情境下1)比起口服,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方法起效更快,为什么?(内环境概念2)静脉注射的药物为何选择葡萄糖蔗糖、淀粉为何不行?(内环境成分)(3静脉注射对葡萄糖的浓度和剂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什么?(渗透压)(4相比静脉推注,口服更方便、安全。口服的葡萄糖分子如何到达细胞进而被利用?(机体通过各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5低血糖的原因是血糖平衡失调导致的,那什么是血糖平衡

2.根据信息、图片,引导学生构建模型目的是学生观察、思考、表述、动手、总结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教材基础知识情境化设计课程,提高知识综合和运用能力。情境的创设方式1)借助生活情景创设。(2)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刺激蛙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视频和简图。(3)借助“背景”创设。如科学史的复习。(4)借助试题中的情境创设。

(三)抓习题:精选习题

高三备考对资料的使用顺序应该是《课标》一 教材一历年高考题一教辅资料精练高考题高考题反映了考纲的要求,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深入、系统地研究高考试题,才能把握高考命题的规律,认清高考的实际考查内容和命题指向,熟悉高考命题的思路、意图和试题风格,探寻高考命题趋势。也可以多做名校测试题,测试题是对学生和老师存在知识漏洞的有效检测,是对高考试题发展趋势的最好预测

 (1) 选题的标准a难度立足于中、低档题目,不能盲目拔高,追求所谓的“一次到位”,去建造空中楼阁。b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c题目要有开放性,让学生有思考余地或答案多元化,让学生有争论空间。d多选考查学生能力的题如对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对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对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对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考查。e遗传计算、分子类题型少选。

(2) 试题来源历年高考题,尤其是近5年高考题3年各地模拟题 (市级以上)2年名校联考题、调研题

抓技巧:解题技巧训练

(1) 审题技巧找题设中的关键词句并在关键词句下划线分别、如图可知、膜电位/膜外电位变化);指导学生学会找出隐含条件,如实验给予的实验仪器,药品材料等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图表、数据、曲线所给的全部信息训练学生学会将新信息与课本知识联系,重点找到所给信息与课本知识的切合点等

 (2) 答题技巧a用专业术语和课本语言来回答问题答案来源首选教材原文,次用题目原文,最后自编语言。b构建应答模板题中条件+课本(题中) 原因+题中结果如,已知钾肥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有机物运出细胞,从这个角度解释缺钾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答案 因为缺钾,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有机物不能及时运出细胞,细胞内糖类等有机物的积累抑制了暗反应的进行,因此整个光合速率下降。建议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多读、多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让别的学生来修正他的问题,这种方法一定会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c总结解题规律遗传题中的比值52396231,则将比值相加,推理配子种类。根本原因DNA、基因的角度分析,直接原因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温度、PH值就涉及酶的活性。建议教师要先做题、多做题,要通过多做题,琢磨答题思维过程总结答题规律和如何审题等抓住解题过程中的重难点,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利用科学思维答题。

(五)抓讲评提高试题、试卷讲评效率,训练答题思维

讲评前:(1仔细批阅,发现问题;(2科学统计 全体-个体题目-选项,确定讲评重点3 针对共性问题,设计变式训练;(4提前发卷,二次思考,订正错题,分析错因讲评时,(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针对问题,夯实基础,训练方法;(3学生主体,教师点拨展示典型错误试卷,与学生一起评阅,引起学生重视,规范答题。从卷子中提取易错点制成课件,进行课前读背。集中出错点滚动式读背提问,夯实学生知识薄弱点。学生的错误思维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轻易发生改变。学生反复出错就是很好的例子。讲评后:(1总结得失,做好标注;(2变式训练,触类旁通;(3保存资料,适时复习保存试卷 > 错题本)。

(六)成绩

1抓习惯就是抓成绩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因此,对于老师来说,抓学生习惯一刻都不能放松。比如:我们要狠抓学生的预习习惯、上课听课习惯、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习惯、认真书写习惯、爱上阅读等习惯。所以,要抓教学成绩必须从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2)激发兴趣就是抓成绩。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都有探索知识的冲动意识,都想提高学习成绩。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呵护、去唤醒、去启发诱导、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主要途径,就是研究课堂,把课上好,抓住孩子的学习兴趣。另外,老师的鼓励、赞美、耐心、爱心等也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3)抓课堂管理就是抓成绩教学成绩的取得,“六分靠教学,四分靠管理”。课堂上老师抓课堂纪律,抓学生听课状态,才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当然,课堂管理不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老师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加信任我们,更愿意听我们的教导。

4)抓错题订正就是抓成绩错题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抓手。抓错题订正,首先需要明确学生错题产生的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方法不正确、还是审题不仔细?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订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错题重做要进行二次批阅,存在问题的学生需逐个面批,以达到“盯着落实、人人学会”的目标。

(七)时刻关注高考信息

每位教师要经常注意高考的新动态。搜集新试题,编辑整理成小卷或小专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轮教学进度

1 92--98 呼吸作用             2   99-915 光合作用

3 916-922 光合作用          4 923-929 光合作用

5 930-106 细胞增殖           6 107-1013 分裂

7 1014-1020 分化              8 1021-1027 遗传

9 1028-113 遗传

10 114-1110 遗传的物质基础

11 1111-1117 遗传的物质基础

12 1118-1124 变异

13 1125-121 进化

14 122-128 内环境

15 129-1215 神经调节

16 1216-1222 体液调节

17 1223-1229 免疫调节

18 1230-15 植物激素

19 16-112 综合复习

20 113-119 综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