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虽缓终达 (韩彦郁)
时间:2024-09-20 17:51:36 来源: 浏览:926

 

 

我是2019年入职栾中,距离荣获“栾中工作30年”的荣誉还有不到25年。经验不够丰富资格不够老辣,接到范主任让我上台做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的通知,我诚惶诚恐,又没胆儿推辞,战栗接下任务。

一节好课应该目标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一节好课应该互动性强,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一节好课应该有充实的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一节好课应该包含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多感官理解知识;一节好课应该有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便于老师及时指导;一节好课不仅要落实知识目标,还要让学生身心愉悦、素养提升、兴趣盎然。我试图将这些好课标准融入我的课堂,但却常常“跑偏”——当我讲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的时候总会提到人类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当我讲到细胞的死亡时总会想让大家思考个体生命的消亡;当我讲到疫苗的发明时又总想给学生讲讲人类医学史上对抗疾病的艰难进程;讲到遗传定律又想给大家好好讲讲这个 “现代遗传学之父”、饶毅口中“孤独的天才”、这个终身未娶的单身“汪”是靠什么信念支撑他在修道院数了几近一生的豌豆……

段校长说:不要拖堂!每次听到这儿我总会心虚地低下头,段校长一定是在说我。这样的教法也能获得“教学成绩优秀奖”的原因,我百思终得一解——我想大概是生物课让学生有了一点兴趣,虽然牺牲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时间,但却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课堂专注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跑偏和拖堂都是坏习惯,我得改!今年我给自己的教学做了规划——每节课前认真读课本、认真读教参、认真写教案。看似最笨的方法实则最有效,我相信:虽缓终达!

接下来我汇报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心得。

今年带的6班考的还可以,强基率85%,物生政组合女生人数偏多,有49人,男生只6人,我打听了一下,这应该是栾中史上男女比例最失调的班级。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班能搭16台,女生心思绵密,外表风平浪静,内里暗流涌动,你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刚带这个班,我发现以往的“高标准、严要求”很难执行下去,跌跌撞撞、困顿了将近一年,我才明白一个道理:高压式的管理需要土壤,动辄公开批评打压的做法非常欠妥,这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短期可能有效,长期绝对无益,尤其是对于学习这种具有极大创造性的工作而言。

所谓的“严师出高徒”本质上应该是“严厉的爱”(tough love)。“严厉的爱”是以严厉的方式表达亲切关怀,就如同父亲对孩子一样,我是如此地关怀你,我深怕你受到意外伤害,我对你有非常高的期待,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你,希望你好好成长。学生不应该是我的工具,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有着丰富的喜怒哀愁,有着极强的个体差异,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被唤醒、被指引。先严后爱是错误的,这就好比先打人一巴掌再给人个甜枣,那不是严厉的爱,而是情绪宣泄之后的补救措施。要先爱后严或者边爱边严。严厉只是手段,爱才是本意。如果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那所有的规章制度就不会有执行的土壤,即便勉强执行也会质量不高、效果不强,并且会极大地伤害师生情感。简单说,严厉可以,但必须先有爱,而且要掌握度,严厉绝不能涉及人格侮辱。

但是反过来,如果班主任只是爱学生,但管理很松散,班级管理的效果一定也会很差。因为刻意练习就得严格要求,做错了必须马上给反馈,不能含糊。但还是那句话,纠错就是纠错,要掌握尺度。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酥”,捏一捏勉强成型,一松手立马散架。学酥介于学霸和学渣之间,但本质上还是学渣,他们主观能动性差、自律意识不强,但通过科学严格的外界管理也可以塑造成型、提升成绩。这之中就一定渗透着老师诸多的汗水、口水、泪水,甚至还有薪水。蜀道难,大家加油!

我个人把班级管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形神俱散”;第二层次“形齐神散”;第三层次“形神俱齐”;第四层次“形散神齐”。第一层次很好辨别,常规差成绩差;第二层次常规好但成绩不尽人意;第三层次常规好成绩也不错。那为什么我会把“形散神齐”放在最高层次?首先,我觉得它最难辨别,很容易看成第一层次的“形神俱散”;其次我认为“形散神齐”这种班级的成员大多是场独立人格,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他不会因为环境中不利因素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他永远拎得清。这样的班级个性张扬、极具活力、充满乐趣、潜力无穷。这种层次最难把握,需要班主任有高超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智慧。

我现在在哪个层次?我应该在二三之间吧。没关系,我还在学习。

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正确决策,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离不开躬耕一线的各位老师们。如果栾中的建立是1,那么栾中的建设就是1后边的0;如果领导的英明决策是1,那么老师们的严格践行就是1后边的0;如果班主任的科学管理是1,那么日复一日的坚持就是1后边的0,想把事情做好,我们不仅需要从0到1的创新,更需要从1到N的耐心和坚持,马拉松赛道的起点挤满了人,也希望赛道的终点也有你我的身影。

与大家共勉!最后希望各位同事身心愉悦,健康工作40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