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氮气 氮的氧化物
命题人:郝婷婷 翟翠屏 审核人:李立卓
【学习目标】
1.了解氮元素的存在和结构,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过程和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3.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情境导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饥饿人口逐年增多,截至2018年全球面临粮食不足困境的人数达8.216亿。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零饥饿”目标正面临巨大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强化合作以应对这一严峻形势。
资料一:常见的氮肥有:1、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和液氨等;(书写各种氮肥的化学式,下同)
2、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和硝酸铵等;3、酰胺态氮肥包括尿素;
任务一:依据氮的价类二维图,设计氮肥的制备途径
学生活动1:将氮气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填写在下图中。
问题1:由自然界中含氮物质如何制备硝态氮肥?书写制备路径。
任务二:探究自然界中氮肥的产生过程
学生活动1:根据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氮气电子式、结构式,并预测氮气的性质。
问题2:氮气能与那些物质发生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反应?
学生活动2:结合所给资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分析NO的性质。
资料1:视频《雷雨发庄稼》
资料2: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CO与NO反应,转化为无毒无污染气体
学生活动3:预测NO2与水的反应产物,书写出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验证其产物并体会总结NO的物理性质。(可选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充有NO注射器,盛有蒸馏水烧杯,pH试纸,酸碱指示剂)
化学方程式:
NO的物理性质:
实验操作方法:
问题3:如何实现将氮氧化物(NO、NO2)完全转化为硝酸?
跟踪练习:有一倒置于水槽且装满水的容器,向其中依次通入一定体积的NO2、NO和O2,充分反应后,若容器中仍充满溶液,则通入的NO2、NO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1∶2 B.4∶3∶2
C.4∶16∶13 D.4∶3∶4
任务三:探究人工制备氮肥的方法
学生活动1:结合氮元素循环图及价类二维图探寻氮气制备氮肥其他途径。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科学史话,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1)工业合成氨
(2)氨的催化氧化
(3)氨气制备NH4NO3
问题4:在工业制氮肥过程中,如何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资料1:氮氧化物排放到环境中,造成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等环境污染。
【随堂练习】
1.下图是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及工业合成氨均属于氮的固定
B.反应③的反应方程式为
C.反应④中,生成,至少需要提供
D.过程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氮元素,还有氢和氧元素
2.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利用硝酸工业尾气(只含NO、NO2)制备亚硝酸钠(NaNO2)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O2为非电解质
B.用硝酸尾气制备的NaNO2中可能含有NaNO3
C.尾气中NO2的含量越高,NaNO2的纯度越高
D.标准状态下,a L的硝酸尾气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至少消耗a/22.4 mol NaOH
3.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接近于
A.0.045 mol/L B.0.036 mol/L C.0.026 mol/L D.0.02 mol/L
下一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岳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