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祝彦敏)
时间:2025-04-28 17:04:39 来源: 浏览:64

 

一、第一轮复习:20245月中旬到20251月,是系统复习阶段,夯实基础

一轮知识板块安排如下:

2024年5月中旬开始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直到6月中旬之后暂停进行期末复习,主要是有机和结构的复习。之前一轮复习的时候往往是就着刚学过有机,所以先把有机复习了,但是我们在决定一轮复习的顺序的时候,发现学生已经学了很长的时间的有机,再进行有机复习效果不是太理想,所以决定从元素化合物复习而且在进行元素化合物复习时想着尽可能的将高中所有相关的这种元素知识整合在一起,刚开始时我们也挺发愁后来经过红霞提供的帮助和组里同事们一起教研商量,尽可能的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和的更全、更好。刚开始一轮复习时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忘的特别多,所复习进行的比较慢,用一个月时间复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而且复习元素化合物期间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物质的量知识尽量揉和进去,之后不再专门进行复习。

2024年8月份网课期间进行的非金属元素的复习,当然网课期间复习效果不如在学校学习的效果,所以9月份开学之初的两周我们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又进行了巩固复习。另外开学以后我们从有机大题开始利用每周一次的早测对学生进行综合题题型专练。之后随着一轮复习的深入再变化题型,比如流程题专练,实验题专练,原理题专练和选择题专练!

2024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就着学生已经复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后进行化学实验复习。主要是仪器使用、分离提纯、物质制备等。但是学生对化学实验部分还是比较薄弱,所以在二轮复习时在实验复习用时也较多。

2024年10中旬以后2个月时间的进行化学原理复习,我们根据不同班的层次进行合理删减来保证复习的进度统一。

2024年12月中旬到2025年1月中旬,快速进行的结构和有机的复习,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有机和结构大块知识进行了复习,例如利用几节化学课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有机方程式总结有机化合物知识。同分异构体和命名在高二时也进行了详细的专项学习,所以在这挑选了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因为之前也在进行每周周测题型练所以相对而言学生有机题比其它大题题型做的相对好些。

另外我们在市摸底考试之前每周有周测综合测试,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前也进行了大概2周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提前感受综合题,所以在考试时学生相对考的也比较好。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阶段, 2025年年后网课开始进行第二轮复习,我们用的是步步高二轮复习书,在寒假期间挑选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二轮专题作为作业留下去,网课期间有问题的进行了讲评。开学后因为很快要质检一考试所以我们平时值班辅导时晚上进行50分钟综合大题训练,第二天晚上再让学生限时25分钟做剩下选择题。不辅导值班时根据学生综合训练时暴露的问题选择性挑选二轮书专题进行使用。另外还有每周一套综合练习,提升解题的正确率和解题速度。

当然这样做的问题是二轮复习比较慢,但是我们的想法是把学生在一轮复习时大的漏洞再补上,同时提升学生重点题型的解题能力就可以了。剩下的小漏洞在质检二过后的模拟训练阶段见缝插针再补上!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阶段, 20254月中下旬到5月下旬套题训练,稳固应用,总结方法,累积考试经验。

四、第四轮复习:高考冲刺阶段, 20255月下旬到6月3号自主整理,达到最正确状态。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在石家庄质检二后,更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回归教材——知识线索清晰

2.理清学情——知识体系的漏和缺

3.答题技巧和规范指导

(1).发试卷之后快速浏览全卷,感受大题难易决定做题顺序。

(2)浏览全卷以后,没有其它问题可以在不动笔的前提下开始做简单的选择题,为后面大题争抢时间。

(3)选择题做题时注意关键词例如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一定还是可能,过量还是少量等等。

(4)最后的几个选择题看着可能比较难,但是正确的选项可能比较简单,注意纵览ABCD四个选项再去选,另外电化学选择题如果判断不出来正负极或者阴阳极,可以根据选项的描述,找出与其它选项有矛盾的即为要选择的选项。

(5)按要求规范书写例如让写物质的名称还是化学式,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官能团的名称还是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6)若让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标物质状态、焓变注意在数值前标+、—以及在数值后写单位KJ/mol.

(7)注意认真审题例如让写某仪器名称还是写该仪器的作用.

4.考试方法的得与失

5.不同层次学生要求及提升位置

6.强化训练——时间与正确率的训练

7.定时训练,特别是选择题

8.应试心理训练

我们以“精准备考”为帆,以“学生成长”为舵,在高考冲刺路上努力奋斗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教学,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