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高三回望,高一布局:让数学课堂赢在起点(安冠琪)
时间:2025-09-20 19:08:56 来源: 浏览:1

 

我想从“回望高三、布局高一”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们对教研工作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团队介绍:优势互补,凝心聚力

高一数学组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充满活力与战斗力的团队。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梁永建老师经验丰富为我们精准把握教学方向赵聚华老师善于系统梳理知识框架,能从全局视角为我们理清脉络,确保教学系统性白志波老师则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确保了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闫金伟老师想法独到,总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思路,为教研注入活力;年轻教师程伟阔、许航远、郭孜学充满热情,善于运用新技术辅助教学;新教师陈韶涵、陈梓达虽然刚踏上讲台,但虚心好学,为教研组带来了新视角。在这样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团队基础上,我们确立了“用高三的眼光审视高一,用高考的要求指导日常”的教研核心思路。

 二、核心理念:高一问题,高一解决

刚从高三回到高一,我最大的感受是:高三备考中暴露的很多问题,其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高一。基于此,我们对教研工作进行了三个转变:首先,是从“完成任务”到“解决问题”。教研不再是走流程,而是直面学生学习中的真实困难。次,是从“零敲碎打”到“系统规划”。备课不再是单课为战,而是着眼于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递进。最后,是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设计不仅考虑“教师怎么讲”,更精心设计“学生怎么学”的活动。

 三、具体实践:经验前移,精准施策

围绕上述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开学初,我们发现学生在因式分解、解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等初中基础上存在普遍困难。我们立即采取行动:赵聚华老师梁永建迅速梳理了需要强化的初高中衔接知识点许航远、程伟阔两位老师在天内筛选出了课时练中对应的练习,编写了针对性的小卷;利用军训七天的晚自习进行强化练习。老师利用晚辅导时间,带着学生逐项攻克,确保基础过关。

我们还将一些在高三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前应用到高一教学中。例如,高三复习中常用到的专题复习模式,第一章集合中含参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我们以小专题、微专题的形式进行重点练、反复练同时建立了班级错题库年级错题库集体分析错误根源,及时调整策略,每周会利用小测时间对共性错题进行再强化。 

我们组现在教研最常讨论的问题是: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如何考查?学生需要达到什么能力层级?如何在高一就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确保了每一堂课都有其在整个高中数学体系中的坐标和意义。

四、未来展望:固化成果,形成常态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让有效做法固化为常规:一,我们将深化分层教学,在作业布置、课堂提问、课后辅导等环节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提升。二,我们将加强数据应用,利用作业和测验数据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短板,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让教研更精准。三,我们还将固化有效做法,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策略、好方法制度化、常态化,形成我们组的教学特色和长效机制。

总之,我们理解的教研,就是解决真问题,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高一数学组将继续坚持“立足高考,赢在起点”的理念,发挥团队合力,用扎实有效的教研,帮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起点上,夯实基础、明确方向,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