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乔立颜: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2025-08-30 10:21:25 来源: 浏览:37

 

 

1.一轮复习总体要求

以教材为基础,全面且细致地回顾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来龙去脉,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复习碱金属单质熔沸点的递变规律时,引导学生从金属键的角度加以解释,将出现在不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

2.一轮复习时间安排

暑假前2和选3,既是期末复习,同时也是一轮复习,这部分内容经过一个暑假,学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遗忘,开学后要进行不定时复习。

暑假学生以自主的形式复习了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内容,但由于条件的局限性,这部分复习应该存在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在9月份开学再强化

9—10月元素化合物,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对暑假内容的强化,同时渗透无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祚,选用经典高考题或模拟题(必要时可以节选)如2021年河北高考题中的侯氏之碱,让学生体会元素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察方式。

在小测方面,以“14+1”的形式体现。14个选择题,以基础题为主,侧重元素及其化合物,1为简单的有机流程和无机流程。

1112月中上旬,完成化学反应原理的复习。相应的,14+1的难度比上一阶段有所提升。14个选择题的侧重于化学反应原理部分,1则变为原理题,其中穿插流程题。

12月中旬到元旦,复习实验,包括表格实验题和综合实验题。同时,关于有机物的复习以及回顾应该在这一段时间进行加强。

1月份是整理归纳时间,综合训练。全面结束一轮复习,启动二轮复习。

3、一轮儿复习策略

狠抓三个落实:落实基础、落实建构、落实规范。

其中的操作过程为:

一是研课,在每一章节复习之前,教师要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全面系统的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二是研教,研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好。这方面高三化学组不乏能人异士,红霞和伟卿老师有多年高考备考经验,在性格方面又乐于分享,立卓老师高考经验也不少。王冰和苏琳琳老师是化学组的新锐之星,能力有目共睹。聪卓老师乐于并且善于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我相信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能够出色的完成’备考”和”备教”任务的。三是研题,不光是教师要精选习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失分原因,总结有价值的思考方法。同时,我们要关注一轮复习资料上的内容,对于有一些题目要进行大胆的舍弃。关注网络上关于高考研究的最新动向,对于新出现的题型以及新的考察形式要加以借鉴。四是研练,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在练习以及讲评过程当中,要注意把学生口头中的“我懂了”提升为“我得分了”,减少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无意识及不规范失分。

高一化学组教学工作

 

  李灵隽

 

高一化学组在第一学期面临课时紧张、人员配备不足、班主任占比高导致教学任务繁重的多重挑战,但全体成员通过主动谋划与高效协作,最终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将核心工作内容总结如下:

1.在教学进度与质量把控上,我们始终将“抓进度、保质量”作为核心目标。为避免教学节奏紊乱,每周一都会与郭建妙老师共同精心规划当周教学进度,明确各节点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确保整体进度不滞后;同时高度重视复习环节,每次期中考试前预留一周复习时间,期末考试前预留两周复习时间,通过系统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为考试发挥奠定基础。

2.在教研活动开展上,我们打破了“每周两次集中教研”的局限,构建了“及时教研、随时随地教研”的模式。无论是课堂设计中遇到的难点、习题讲解时的疑问,还是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只要出现便立即组织讨论,当场分析解决方案,不遗留教学问题,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日常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3.在分层教学实施上,我们针对李冶班、实验班、普通班的学生基础差异,制定了差异化教学策略。尤其关注普通班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到部分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主动降低教学难度,将“抓基础”作为核心任务,聚焦课本核心知识点与基础题型,确保普通班学生能掌握必备知识,避免因难度过高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同时也为实验班、立业班学生提供更具深度的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作为教研组组长,始终坚持“提前谋划”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动,比如每周是否放假等情况,提前制定两套教学方案:若放假则调整教学进度,搭配提前印制好的习题(选用“步步高”系列习题,经实践验证适用性良好)让学生自主巩固;若正常上课则按原计划推进教学。通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提前准备,确保无论何种突发情况,教学工作都能有序开展。

5.高一化学教学进度延伸与高二进度规划思考结合高一化学教学实际与高二任务压力,关于教学进度的延伸与后续规划,可从“高一内容延伸的必要性”与“高二进度把控的困惑”两方面展开分析:

在高一教学进度延伸上,基于高一下学期教材内容“量少、难度低”的特点,最初规划将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纳入高一教学,以缓解高二压力。但从实践结果来看,仅李冶班完成该内容,其余班型为保障期末考试复习,未推进这一计划。不过,结合多方面反馈与实际需求,仍建议高一阶段适度延伸教学:一方面,五县赛课交流时,多数同行均会在高一覆盖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这一做法具备实践参考性;另一方面,高二教学任务本身繁重,若高一能提前铺垫部分内容,可为高二预留更多复习与深化时间,避免后续进度被动。

在高二进度把控上,当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与担忧。参考其他教学情况,部分团队计划在五一前完成特定阶段进度,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要达成这一目标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尚未明确高二各阶段的具体进度节点与推进策略,尤其是如何平衡“教学深度”与“进度速度”,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课时调整、学生接受差异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细化规划,避免因前期缺乏清晰方案导致高二教学节奏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