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培训教研,收获很大,对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也很有启发。
1.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该抓好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灵活多变,应对考试中的变化。
2.注重一题多解,加强题型拓展,除了基础的题型之外,还应关注每个模块的综合题、应用题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3.要加强知识融合,把三角形问题、向量问题、不等式问题等结合起来,进行有跨度的综合训练。加强思维训练,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落实教学,有的放矢。高考试题来源于教材,在复习中,我们要回归教材,重视基础。高考阅卷的评分细则采分点很多,要学生分分必争,不能轻易放弃。
5.学生答题要规范,不仅逻辑要说通,而且要严密,基本的数学运算也要有步骤,要明确。
6.要用常规方法解题,否则容易出现误判,出现6分的失误。
7.高考书写很重要,可能不会多给加分,但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容易出现误判,好字才有好运气。
8.不能只写公式,这样不给分,要把数据代入计算才给分,化简要到最简形式。
9.在立体几何中,不要盲目地去建立坐标系,要先观察,再建立坐标系。建到合适的位置,这样运算量会小很多。
10.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高考数学评分标准的严谨性和细致性。评分不再仅仅是看答案的对错,而是综合考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例如,在解答题中,公式的正确推导、计算步骤的清晰呈现以及答案的准确性都有明确的分值分配。这让我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规范的解题习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1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解题过程的讲解。不仅要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还要详细展示每一个步骤的由来和依据。让学生明白,只有完整、规范的解题过程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例如,在讲解几何证明题时,要强调每一步推理的逻辑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
12.答题规范是学生容易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将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答题,包括书写工整、步骤清晰、单位准确等。同时,通过展示优秀答卷和问题答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答题规范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13.高考数学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难题时,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多种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14.在复习阶段,我要向学生详细介绍高考数学评分细则,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一道题的得分点和失分点。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作答,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15.指导学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顺序。对于难题不要过于纠结,可以先跳过,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思考。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答题的完整性,避免因漏答而失分。
16.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可能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解题过程的培养。今后,我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并清晰地展示每一个步骤。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时,我可以让学生先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然后引导他们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最后详细地展示求解过程,强调每一步的依据和目的。
17.高考数学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数列问题时,我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递推法、公式法、数学归纳法等,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18.错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宝贵资源。我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我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建立错题本,将自己的错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并在旁边注明错误原因和正确解法。在复习阶段,学生可以重点复习自己的错题本,加深对薄弱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19.高考数学评分细则会随着教育改革和考试要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作为教师,我要保持学习的热情,持续关注高考动态,不断研究评分细则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例如,我可以参加各种高考研讨会、培训课程,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
20.为了更好地教授高考数学,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包括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解题能力等。例如,我可以定期做一些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同时,我也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高考数学评分细则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米翠芳)
下一篇: 落实才是硬道理 (罗建英)